融资租凭是我国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监管制度进一步完善下,行业增长快速,市场盈利处于较好水平,企业总数达到7626家,以下是融资租赁行业分析。
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从日本引进融资租赁后,融资租赁行业快速发展,截至2019年年底,融资租赁企业总数达到7626家,是2009年时企业数量的95倍。其中,金融租赁企业63家,内资租赁217家,外资租赁7346家。外资租赁公司数量占比依然最高,达到96.3%。
近8余年来,我国融资租赁业经历了快速发展。根据融资租赁行业分析数据,从2010年到2019年,融资租赁公司数量由2010年不足200家增加到2019的7626家,增长了近65倍。
按照监管部门不同,我国专业从事融资租赁业务的机构包括金融租赁公司、内资融资租赁公司和外资融资租赁公司三类。这三类企业的差别主要集中于发展出现时间、审批部门、企业性质、监管力度以及业务范围等方面。
在融资租赁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问题与挑战也如影随形。特别是在当前经济大背景下,资金端有所收紧,企业经营业务难度和风险加大,融资租赁企业应该如何健康持续发展,这是行业内人士都在探索和思考的问题。
2019年5月,商务部下发《关于融资租赁公司、商业保理公司和典当行管理职责调整有关事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将制定融资租赁企业业务经营和监管规则的职责划给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银保监会”),自2019年4月20日起,有关职责已由银保监会履行。
2020年,融资租赁企业业务发展模式或将面临一定调整;但另一方面,融资租赁企业未来或可在融资渠道上享有与金融租赁公司相似的待遇,这将对行业中优质企业的良性发展带来助益,亦或将出现行业整合的机遇。此外,统一监管也对整合金融监管资源、疏通金融监管渠道、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起到积极作用。
融资租赁行业分析认为,我国融资租赁业经过多年来的快速发展和行业调整,自身实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强,为其进一步发展壮大奠定了良好基础。随着供给侧改革“一带一路”和《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政策的稳步推进,融资租赁行业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展望未来,随着“供给侧改革”、“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政策的持续推进,融资租赁行业运营环境持续优化,市场需求逐步提升,给融资租赁行业带来良好的发展空间和机遇。以上便是融资租赁行业分析所有内容了。